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长安城,城外已经被吴军从四面八方重重包围起来,吴军每天骑兵绕城奔跑,马蹄轰隆,擂鼓震天,让城中数十万百姓更是人心惶惶。 “隔几年就要打一仗,这天下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太平啊?” “哎,当年吴军退去,本以为长安就能太平,可这才几年时间啊,吴军又杀回来了!” “当初吴军杀入关中,我们长安城的城上城下可是血战连天!” “这一次恐怕又是一场血战!” “我弟弟也被强征去守城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来!” “我兄长也被征召去守城了!” “老天爷保佑,这一战不要打起来了,让我们的亲人都能活下来!” “不打起来怎么可能?” “怎么就不可能了,让城里面的兵马投降不就行了吗?” “小心说话,不要被其他人听到了!” “听到又如何,魏朝已败,根本就挡不住吴军,听说弘农郡都被吴军攻破了,守住长安城还有意义吗?” “话需如此,但是魏军岂会投降!” 百姓们对于这一幕仿佛已经有些的麻木了,他们不在乎谁能胜利,他们也不在乎日后谁能主宰长安城,他们在乎了自己的亲人能不能活下来。 长安城自从董卓挟持天下百姓南下之后,就一直没有消停过,从董卓被杀,西凉军内战,凉国金国交战,魏军杀入关中,吴军北上关中,这些大战都让长安城千仓百孔。 本来上百万的人口,如今渐渐的只剩下几十万而已,青壮经过一次次的征召,越来越少,剩下老幼妇孺了。 吴军的再一次攻城,让他们回想到了战国七年的十二月。 那时候是吴军第一次北伐曹魏,不费吹灰之力就已经攻陷了长安城,让他们感觉心惊胆跳,但是吴军纪律严明,破城之后,并没有太多的杀戮。 这一点让长安的百姓多吴军多了一抹好感,最少他们并不排斥东吴统治这一座城池。 就在这么一片惶惶不安的人心之中,城中突起流言。 “我听说我们长安令诸葛均大人根本就是吴军的探子?” “你谁说的啊?” “很多人都这么说,我长安令名为诸葛均,乃是东吴大将诸葛亮的弟弟,是他派来我们魏朝做细作的!” “不可能吧,诸葛大人勤政爱民,一直兢兢业业,他怎么可能是东吴细作呢?” “一定是假!” “也不一定,他姓诸葛,也许他真的是诸葛家的人!” “城外围城的就是东吴大将诸葛亮,他里应外合之下,我们守城兵马必败无疑!” 流言如同一场风暴,不用三天的时间,已经就开始席卷整个长安城,让本来要已经动乱的人心,更加的忐忑不安起来了。 …… 这一天,诸葛均按照惯例,亲自巡视了一遍城头防守之后,才从城墙走下来,返回长安县衙,城外的吴军保持的宁静却让他的心中有一抹压抑的感觉。 自从吴军夜袭失败之后,就一直按兵不动,这样的宁静让他总感觉城外的人在氤氲着什么阴谋。 诸葛均在县衙大堂之上跪坐了下来,喝了一口清茶,把脑子里面的疑惑抛开,然后开始处理了堆积在书案上的长安县衙公文,作为长安令,如今长安城之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上都归他管理。 城外大军围城。 城内自然是人心惶惶,更有不少平时无所事事的混混趁火打劫作乱,虽然城中大军镇压,还有他麾下的数千县兵保持秩序,不算混乱,但是其中的琐碎之事倒是不少。 一直到傍晚的时候,他才把这些琐碎事物全部处理完毕。 诸葛均伸出了一个懒腰,一个名字不断的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眼眸之中闪烁这一抹厉色,他喃喃的叫出来:“诸葛孔明!” 城外吴军主将就是诸葛孔明。 他诸葛均的兄长。 诸葛均是诸葛家最小的儿子,他从小就不如诸葛瑾和诸葛亮两个兄长的能力。 诸葛瑾是长兄,他性格稳重,才能不凡,自小肩负诸葛家的重担,有担当,有才能,后来选择去了江东,出仕吴朝,辅助当时尚未登顶了孙权,步步高升,如今更是贵为吴朝一方封疆大吏。 而诸葛亮,更是诸葛家百年难得一遇的天纵奇才,自小而起就是智慧超凡,还被荆州大儒司马微亲自收录门下,有经天纬地之能,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曾经主宰蜀国全局,惜败尤荣,扬名天下。 如今更是让吴朝皇帝孙权器重,率领大军几十万,先后打赢了西凉交战,街亭大战,五丈原决战。 自小面对这两个才能非凡的兄长,他诸葛均需要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是他诸葛均并没有自暴自弃,他也是有野心的,他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和两个兄长并肩而立。 所以他在两个兄长分别出仕之后,选择了北上关中,投靠曹魏。 他从一个小小的县令幕僚开始做起,一直有一天他被当今丞相荀彧慧眼识才,开始在魏朝步步高升。 昔日的关中之战之后,长安被攻破,司马朗被俘,导致长安令欠缺,荀彧亲自举荐他的为长安令,负责管理这一座仅次于魏都雒阳的城池。 后来关东大战,曹操突然晕倒,导致朝廷大乱,关中之地也是局势频频动乱,沮授和庞德两人为了稳住关中,率领西凉羌军进入长安,这才稳定局势。 但是这一股羌军对长安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羌军毕竟是羌军,他们战斗力很强悍,但是纪律很差,进入长安这等繁荣之地,闹出来的乱子可不少,诸葛均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稳住了他们,稳住了长安百姓的生活。 也因为如此,他更得朝廷之器重。 如果这么继续下去,他起码能成为魏朝的顶梁柱,九卿之才,不逊色两个兄长。 可是接下来的天下局势变化太快了,魏军在面对吴军的攻伐,连连的败北,并州败退,陇右战役,街亭战役,陈仓追击战役,五丈原决战,相继的战败,精锐几十万大军毁于一旦。 连他都没有反应过来,吴军已经是兵临长安城下。 面对如此局势,他诸葛均也无可奈何,但是他毕竟是知遇于荀彧,所以他愿意为魏朝而竭尽全力,死而后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