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五十节 自我成熟的标志-《还看今朝》
第(2/3)页
“我也和唐书记、叶部长闲聊的时候谈起过,在选拔和培养干部的时候,要注重多岗位轮换,尤其是年轻干部要夺把他们放在一些经济工作的岗位上中去锻炼,另外如果有机会也应该主动和省委组织部提出在干部交流挂职上做文章,比如让我们一些区县干部到省计委、财政、经委、交通等部门去学习锻炼挂职,开拓眼界和思维,增强自信,……”
“沙主任,宛州虽然在工业上有一定基础,但是个人感觉,绝大部分干部,在心态上仍然是一个农业地区的干部。”卢雅忍不住道。
“嗯,说得很好,心态上仍然是一个农业地区的干部,还在用着农业地区干部的心态思维来考虑问题,这也就是最大的问题。”沙正阳赞赏的点评了一句,“尤其是在区县里,这种心态思维还很浓,这也对区县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有很消极的副作用。”
“宛州还是太大了一些,十县二区,而且县域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除了东峡和宛阳以及真阳的经济略好外,包括龙陵、裕城这些区县,县域经济基本上都没有多少起色,我个人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是宛州未来要塑造成为汉川第三城的关键。”
卢雅的观点很犀利大胆。
欣赏的看了一眼卢雅,沙正阳若有所思的道:“你的观点有一定道理,发展县域经济是弥补宛州经济短板的必不可少的举措,但是从宛州当下实情来说,全力以赴的推进宛州城区区域,也就是宛阳、龙陵两区以及真阳部分区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才是快速提升宛州城市整体实力的杀手锏。”
卢雅思索了一下,一时间没有说话。
“盖因宛州太大,各区县,尤其是各县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条件差异较大,不少县份要想迅速扭转局面的条件还不是很成熟,需要时间来积淀,或者再客观一些的说,资源有限,你这个县占的多一些,另外一个县就不可避免的会少一些,这也是各县,乃至宛州各县与其他城市竞争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卢雅为之动容,细细思考之后,她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
无论你如何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来投资,但是宛州太大了,光是十个县中你有占得先机抢得先手发展的,就必然有失了先手落后时代的,虽然没有绝对一说,但是相对落后却是客观存在的。
“从市委市政府的角度来说,它必须要有所取舍,所以重点发展经开区,以经开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引擎来带动宛阳、龙陵和真阳以及其他县份的经济发展就是必然选择。”沙正阳很坦然的道:“这是客观需要决定的。”
“不过从区县角度来说,各区县党委政府他们一样可以从自身角度来考虑,既要服从市委市府的发展大规划,但是一样可以立足于自身实情,在发展中有所侧重,这也是一个竞争,只要你工作做到家,一样可以争取更多的资源,优先发展自身,而且自身发展走到了前列,随着时间推移,市委市府的发展战略也会为之做出微调,这并不矛盾。”
卢雅毫不客气的提出自己的观点。
“嗯,说得好!”沙正阳点赞,“事物本身就是发展变化的,举个简单例子,你裕城,或者香城,又或者大野,在这期间能够一马当先,经济发展独占鳌头,市委市政府没有理由来打压你,相反也会对全市发展战略上做出适度的修改,使之来匹配来实现更为契合的发展方略,这也很正常。”
“所以,作为区县,归根结底,还是得靠自己,你不能寄希望于省里或者市里来对你如何扶持支持,人欲被救,必先自救,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你自己都发展争先,总要指望省里市里政策倾斜给你,那就不现实。”卢雅总结。
第(2/3)页